不知道你平常一週上班日的最後一天,也就是星期五,在那天的中午,會不會揪同事或是找朋友一起吃頓好料的呢?我想大家的好料,是生菜沙拉吃到飽的機率應該不高,那太煞風景了;反而會去吃些高熱量、高脂肪或是高糖的食物,例如光是拿著,油脂就會流出來的美式漢堡,搭上剛炸好的薯條與大杯汽水,邊吃邊聊著彼此的假日要怎麼過。
吃飽了,下午工作時,卻是發現自己怎麼精神如此不濟,想說來杯咖啡提神好了,但喝了之後,嗯…怎麼沒啥用哩;於是硬是撐著眼皮,死命挺到下班…
說到底,為什麼會這樣子呢? 答案可能跟你中午吃的食物有關係。一篇發表在《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》的研究可能提供了線索。
內容目錄
一樣是油,吃下肚的影響不一樣
會有這個研究的起因是這樣子的 –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人如果長期吃較多飽和脂肪的話,血中的毒素濃度會增加,並可能影響人們的認知能力;但如果只是一餐,吃下大量飽和脂肪的話,是否會引起立即的影響呢?
基於這個提問,於是就有這個研究了。研究最後有 51 位女性完成試驗,她們的平均年齡是 53 歲;試驗隨機分配她們吃富含飽和脂肪,或單元不飽和脂肪的餐,並且,間隔一段時間,會交換飲食再進行試驗。

這一餐的卡路里是 930 大卡,其中脂質有 60 公克,提供 6 成以上的熱量,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油,來自富含油酸的葵花油;而飽和脂肪則主要來自肉、動物油(豬油)、奶油…等。日常飲食中,能提供由酸的不只是葵花油,像是橄欖油和苦茶油也都是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的油品喔,兩種的油酸含量高達 70% 上下。
參與試驗的女性,在用餐前、後,都會進行注意力測驗與抽血,而這些血液樣本會用來分析發炎指標與內毒素的含量。
讓人餐後失去注意力的飽和脂肪餐
試驗結束後,研究者們收集參與者們的注意力測驗和血液檢查的數據,結果顯示吃高飽和脂肪的餐後,血中會有較高的內毒素、專注測驗的成績較差;至於沒辦法好好集中的原因,可能和腦內的免疫細胞出現發炎反應有關。
血液裡有毒素?哪裡來的?
看到這,你應該會好奇那個毒素到底是什麼東西吧?該毒素是一種來自細菌細胞壁的脂多醣(lipopolysaccharide,簡稱 LPS),在血液循環裡,LPS 能很快的激起免疫反應,引起發炎。而這些 LPS 則是來腸道的壞菌;在吃了一頓高飽和脂肪酸的餐後,可能讓這類細菌較為活躍,因而釋出較多的 LPS,並經由腸道吸收進入循環。

看完這篇文章,記得之後,不管是在考試、參加重要會議,或是拜訪客戶之前,別吃太多含有飽和脂肪的食物,以免影響你的成績與工作表現喔!而速食店賣的套餐,很容易會是高飽和脂肪的組合,如果真的不得已,那配餐記得選生菜沙拉、飲料選無糖的茶飲,多少都能幫助抵銷高脂肪食物帶來的負面影響喔。
參考文獻與資料
- Madison, A. A., Belury, M. A., Andridge, R., Shrout, M. R., Renna, M. E., Malarkey, W. B., … & Kiecolt-Glaser, J. K. (2020). Afternoon distraction: a high-saturated-fat meal and endotoxemia impact postmeal attention i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, 111(6), 1150-1158.
- Eskelinen, M. H., Ngandu, T., Helkala, E. L., Tuomilehto, J., Nissinen, A., Soininen, H., & Kivipelto, M. (2008). Fat intake at midlif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later in life: a population‐based CAIDE stud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: A journal of the psychiatry of late life and allied sciences, 23(7), 741-747.

安永生活誌編輯,寫作是興趣、專研每一種食物與營養素的運作是樂趣,希望藉由分享有趣、有用的健康與生活知識,一起與大家培養良好的食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