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是山藥產季,不僅纖維好來源也是益腎潤皮好食材

by | 1 月 18, 2022 | 食育, 食材

山藥-中藥材

山藥是吃藥膳或是日本料理的時候,很常出現的食材,但你不知道的是,山藥其實不是一直種植物,而是植物分類「薯蕷屬(Dioscorea)」約 600 種植物的總稱,也稱懷山藥、長薯、柱薯、大薯與田薯…等;目前在台灣地區有 14 個物種和 5 個以上的變種,不同種的外觀與口感都會有差異,在營養上,也會些許的差異,但該有的成分基本上都會有。

有趣的是,山藥的屬名是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,林奈為了紀念古希臘醫生,迪奧斯科里德斯(Pedanius Dioscorides)而取的。

遍佈全球的農作物
常吃藥膳的人,應該會覺得這是很東方或中醫色彩濃厚的一種食材,但說到產量的話,根據統計,2018 年全世界產最多的地方在「非洲」,佔了 96.2%,而最大產地是奈及利亞佔 65.9%。

是澱粉食物也是使用歷史悠久的中藥材

作為食物的價值可分成兩方面來說,首先是營養價值,它能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,當中包含了澱粉、膳食纖維與糖,同時也提供一些蛋白質、脂質,以及維生素與礦物質。值得一提的是,鉀含量不低,平均每一百公克含有 533 毫克,對有血壓高的人來說是好事,因為鉀有助於降血壓,但如果是腎病的患者就要注意了,避免生吃或是喝掉煮的湯汁。

另一方面,它也有相當使用歷史的中藥材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「益腎氣,健脾胃,止泄痢,化痰涎,潤皮毛。」;而在現代科學的角度,其含有的一些非營養成分,例如多酚、植酸、糖苷生物鹼、皂苷,以及蛋白質等,可能在人體內發揮生理活性,包括降血糖、抗氧化、抗微生物、降膽固醇與免疫調節…等活性。近年來,科學家從它分離出薯蕷皂甘配基(diosgenin),被認為是發揮此植物機能的重要成份之一。

山藥
圖片來源:Wikipedia

台灣常見的品種與產季

一開始提到,台灣目前種植的品種很多,但基本上大多源自以下五種:

  • 大薯又稱田薯,為本土性、分佈最廣者,現另栽培於非洲、東南亞、中南美洲及部分歐洲。
  • 長薯又稱家山藥,原產中國,較為耐寒,分布於台灣北部。
  • 山薯又稱日本山藥,原產日本,分布於台灣北部,另栽培於大陸及東南亞一帶。
  • 條薯又稱紫田薯,現栽培於台灣中部。
  • 恆春山藥又稱戟葉田薯,原產於台灣恆春半島及屏東一帶。

雖說不同品種的產期有所差異,但基本上落在秋冬兩季,很剛好的,這兩個季節空氣乾燥,這時候來碗山藥燉排骨、雞湯,或是四神湯,不僅美味,也能讓身體狀況,更能適應這個時期的天候環境。

買回家後該如何保存

不管你是去菜市場還是超市,往往是很大一條的賣,買回去後,很可能沒辦法一次就用完,這時候該怎麼保存比較好呢?

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農業主題館,可以在切口或傷口處抹上米酒頭或高濃度酒精殺菌,並在通風處放置 2 到 3 天好讓傷口癒合,接著可用報紙、廚房紙巾逐條包裝,放在冷藏下層,可以放 3~5 個月,但要注意,冷藏溫度避免低於 10 °C,否則會因寒害。另外,也可以直接切塊冷凍起來,要煮的時候,不用解凍直接用就可以了。

參考資料與文章

以下內容你可能也會有興趣

訂閱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