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過幾週,就是清明節了,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說,這是一個有放假、會吃潤餅,然後也會在這個時候,掃墓祭祖;由於節日的印象太多於強烈了,忽略清明其實也是 24 節氣的成員,是春季倒數第二個節氣,也就是說,過了清明與之後的穀雨,就是夏季了。
內容目錄
為什麼叫做清明
每個節氣名稱都有各自的由來與道理,當然,清明也不例外,但絕對不是韋小寶腳底下刺的字,根據一些古籍記載: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「三月節……物至此時,皆以潔齊而清明矣。」
《歲時百問》:「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淨,故謂之清明。」
《曆書》:「春分後十五日,斗指丁,為清明,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,蓋時當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,因此得名。」
清明最初,就只是一個節氣,並不像現在這樣,是個重要的節日,而且跟寒食節也沒有關係。至於我們常聽到的「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」,這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,有興趣的朋友,請看參考資料 2 的文章。
什麼是寒食節?
如果你去 Google 的話,應該會發現大多網站提到的版本是「晉文公為了感念介子推」而有的日子,不過那應該是民間傳說。寒食是古代的禁火日,時間在冬至後的 105 天,也就是在清明前兩日,節俗為禁火三日,期間或熬甜的大麥粥吃。
從寒食的傳說以及吃的東西來看,明顯屬於北方的節俗,六朝人有關漢魏的歷史文獻也證明了寒食在西晉之前,原本流行於三晉等地。
然而,南北朝時期,因戰亂不斷的關係,隨著北方移民的遷徙,他們的生活方式與習俗,也跟著傳播,之後來到荊楚地區;這個地方因地理位置的關係,曾好幾次成為秦雍等西北流民的移居地,而寒食禁火節俗,可能就是由他們帶入荊楚,之後,與荊楚固有的一些春季活動融合,形成更為豐富的寒食節俗。
隨著時代的演進,清明慢慢的結合了祭祖、寒食,而成為了現代的樣子,雖說我們可能不知道寒食,但在清明吃的潤餅、草仔粿,確實是有寒食意義的食物喔。
清明節吃吃什麼?
在台灣,吃潤餅應該是許多人的共同反應,雖然都是潤餅,但北部與南部的內容物卻有不少的差異在,只是還是會有一些比較常出現的元素,例如豆芽菜、高麗菜、花生粉、香菜、肉絲、豆干、蛋皮…等。
除了潤餅,草仔粿(艾草粿)、紅龜粿、芋粿巧,還有蘿蔔糕等,也是這個時候可能會吃的傳統食物,今年清明節,想換換口味的話,上面的食物都可以試試看喔。
參考資料
- 蕭放 (2018)。《《荊楚歲時記》研究:兼論傳統中國人生活中的時間觀念》。台北:秀薇資訊。
- 清明時節雨紛紛,行人為了什麼原因「欲斷魂」? – 關鍵評論
- 清明節習俗節懶人包 掃墓祭祀必備美食、民俗禁忌特搜 – Line 熱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