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安永生活誌

夏季防中暑 預防熱傷害的三大重點!

中暑-熱痙攣-熱衰竭

隨著雨季結束,天氣正式進入典型炎熱的夏季氣候;由於台灣夏季溫度高,而且濕度也不低的關係,待在室外,如果沒有做好防護措施的話,可是會因熱,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形喔!

中暑(Heat Stroke,簡稱 HS)是熱傷害的一種,什麼是熱傷害呢?當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時,而有的急性疾病統稱;熱痙攣、熱衰竭,還有 HS 是常見的熱傷害,其中,以 HS 最為嚴重,如果不馬上處理,會造成器官衰竭,甚至死亡,死亡率很高,在 30 到 80% 之間。

為什麼會熱傷害?

人是可以根據環境溫度變化,藉由對流、輻射、傳導和蒸發排汗來散熱的恆溫動物,正常來說,只要環境不是太過於殘酷(太冷或太熱),基本上,都能讓自己的體溫維持在 37 °C 附近,變動幅度在 0.5 ~ 1 °C 左右。只是,當調節功能出現問題時,體內的熱無法順利散出,體溫因而上升,當高到一定的程度就是熱傷害了。

「熱死人啦!」

相信大家在夏天,大太陽底下,多少都說過這台詞吧!事實上,這不是玩笑話,根據調查,全球在 2001 到 2010 年間,約有 14 萬人因高溫而死亡;在台灣,2007 年到 2014 年間,因 HS 送醫的人數,從 663 人攀升到 2,331 人,而值直得注意的是,75 歲以上的年長者,發生率是一般成人的三倍,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族群。

熱傷害的比較

剛提到的三種熱傷害彼此之間,有些關係,比如說熱痙攣沒有處理改善,就可能會發展成熱衰竭;熱衰竭也可能再繼續發展成 HS。此外,熱衰竭與 HS 之間最關鍵的判斷點是體溫,熱衰竭核心體溫會在 40 °C 以下,而 HS 會超過,詳細的內容可以看下表。

哪些人要注意熱傷害的問題?

Photo by Kevin Borrill on Unsplash

熱傷害的照護方法

一但發現自己或是有人有熱衰竭或 HS 的話,請依以下五個步驟處理:

  1. 陰涼:立刻從高溫環境移到陰涼通風處
  2. 脫衣:拖去衣物、足部抬高、平躺休息,若有嘔吐現象,務必側躺保持呼吸道暢通
  3. 散熱:全身皮膚噴灑水,儘速通風以促進出汗與排汗,或將冰袋(毛巾包冰塊或冰飲料罐)放在頸部、腋窩和鼠蹊部。
  4. 喝水:意識清醒者可給予稀世之電解質飲料(如運動飲料)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(不可含酒精或咖啡因);切記,意識不清者,不可給予飲水
  5. 送醫:儘快送醫處理
熱傷害的照護方法

HS 檢測表

下表是簡單的 HS 可能會出現的相關症狀,如果多數症狀都發生了,那就有中的可能,這時候請停[下正在做的事情,請朋友或自己打 119,千萬不要硬撐,以免留下遺憾。

如何預防

看完前面的內容,相信你已經知道熱傷害是不能小覷的健康問題,幸好,我們只要做好事先準備,就能將發生風險降到最低,總結以下三個預防要點:

一、保持涼爽

二、補充水分

三、提高警覺

希望這篇的內容能幫助你在這個夏天裡,在知道如何避免熱傷害的同時,也能出去玩得開心喔!

參考資料

  1. 熱衰竭與中暑 –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
  2. 熱傷害的種類,有什麼症狀? –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  3. 高溫?熱傷害?你需要知道的事! –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  4. Glazer, J. L. (2005). Management of heatstroke and heat exhaustion.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, 71(11), 2133-2140.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