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安永生活誌

【立夏】迎接夏日,從立夏開始養生:四大要點助你健康度夏

24節氣-立夏

2023 年 5 月6日是傳統24節氣中的「立夏」,代表季節正式從春天切換至夏天,從立夏開始,溫度明顯升高,雷雨增多,農作物進入快速生長時期,萬物繁盛。但說到養生,一般民眾往往都在秋冬天氣逐漸變涼時才開始注重進補,在夏天時往往會忽略養生的重要性。

其實在炎熱多雨的夏天,高溫和潮濕的氣候會讓人感到悶熱煩躁,身體困倦無力、沒精神、想睡覺,口乾口渴、喉嚨痛,食慾變差、胸悶噁心,頭面皮膚黏膩等,這些都是體內火氣大及濕氣重的表現,其實夏天也是可以順應氣候的變化,透過食補的方式來調理體質。

明代醫家汪綺石在《理虛元鑑》寫道「夏防暑熱,又防因暑取涼,而致感寒;長夏防濕」,說明了中醫在夏季養生觀裡最基本原則:防暑、防寒和防濕,此外根據現在人的飲食習性及生活方式,建議出下列夏季養生的四大要點。

清熱降火

夏天在五行中屬「火」,對應的臟腑為「心」,炎熱的氣候加上現代人常熬夜,喜歡吃油炸、燒烤的食物,容易導致體內火氣上升,而出現「心火旺盛」的情況,表現為口乾舌燥,口臭嘴破,咽乾咽痛,煩躁失眠、大便乾硬等狀況。

中醫的四氣五味理論,認為苦味入心,適量食用苦味食物可以清瀉心火,用苦味之陰中和夏之陽熱。現代營養學研究也發現,苦味食品多具有解熱去暑、抗菌消炎、提神醒腦、消除疲勞等作用。

苦味食物首推苦瓜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苦瓜能「除邪熱,解勞乏,清心明目」,夏天吃苦瓜可以清熱消暑降火氣,建議可多喝搭配鳳梨燉煮成的苦瓜鳳梨湯,鳳梨味酸生津,可以促進食慾,幫助消化,是夏天清熱降火的首選補湯。

健脾祛濕

夏天多雨潮濕,氣候悶熱,這個悶即是環境中濕氣重所引起的,再加上常吃甜食、喝飲料,就容易導致體內濕氣累積,中醫認為濕重困脾,即濕氣過重容易影響消化功能,出現食慾不佳,頭面出油,排便軟黏,或感覺頭和四肢重重的,精神不濟,困倦乏力等,加上夏天食物不易保存、容易腐壞,是腸胃炎的高發季節,因此夏天亦要加強脾胃的調理。

夏天要健脾祛濕,調理脾胃,建議可以多吃傳統藥膳「四神湯」,四神湯使用的藥材包括山藥、茯苓、芡實、蓮子,有的會再添加薏仁加強健脾利水的效果,多搭配豬肚或豬腸一同熬煮,強調「以形補形」的概念,不但可以改善消化功能,還可以去除體內多餘的濕氣。

養陽防寒

雖然夏季炎熱,但現代人尤其是上班族多長時間身處冷氣房,加上貪涼飲冷,喜吃冰點,反而導致夏天時在體內遺留寒氣,到冬天就容易產生病痛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到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,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仍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。

建議夏天常吹冷氣、喝冷飲的人,可以偶爾喝一碗黑蒜雞湯,黑蒜性溫,色黑入腎,可以溫補腎陽,黑蒜性質上不如生蒜燥熱,較不會上火,適合夏天食用,此外黑蒜還可以降糖降脂、促進新陳代謝、促進循環、保護心血管。

補氣生津

「暑熱容易耗氣傷津」,夏天是容易流汗的季節,適當的出汗可以促進循環、排除濕氣,但是汗流得太多容易過度耗散體內元氣與津液,像是戶外工作的人群,汗出得多了,元氣會隨著流汗而流失而形成氣虛,人就會變得倦怠虛弱乏力。

針對常流汗的人群,夏天補氣首選粉光參,粉光參又名西洋參,其補氣的性質屬於涼補,因此夏天吃不會導致燥熱上火,粉光參除了可以補氣之外,還可以清熱生津,消除夏天的熱氣,補充身體的津液,用粉光參熬煮一碗粉光參雞湯,是最適合夏天食用的食補湯品。

除了上述介紹的食補湯品外,平時也建議要多補充水份和蛋白質,可及時補足體內津液與熱量的消耗,快速恢復疲勞,改善夏天因炎熱引起的疲倦、困頓、思緒不集中等疲勞症狀。

參考資料
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