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藏春生,立冬開始補得對,春天身體才會好!

by | 11 月 7, 2019 | 飲食養生

立冬-冬令進補-藥膳-食補

立冬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 19 個,同時也是宣告冬天來臨的節氣,這天一般會落在農曆九月後半到十月前半之間,因此每年對應的國曆日期並不固定,例如,2018 年是 11 月 7 日;2019 年則是 11 月 8 日(農曆 10 月 12 日)。

這一天是冬天的起點,那這個季節的最後一天又是什麼時候呢?答案是隔年立春的前一天。

如果天氣沒有異常的話,住在北半球的人們,過了這天會比較明顯的感到「變冷了」;除了從溫度的變化來感覺四季的飄移,傍晚走在路上,不知從哪飄來的麻油雞、薑母鴨或是羊肉爐的香氣,忍不住追尋味道的來源,想著,冬天到了呀。

早年台灣有冬令進補的習慣嗎?

當聊起冬季或是寒流的話題,除了要多穿點衣服,聊到要吃麻油雞、薑母鴨、羊肉爐,或是要補點什麼,應該也是很長出現的內容吧!不過,這種固定的話題與生活習慣,是什麼時候就有的呢?

雖然我們大多會有,冬令進補是來自於中醫的認知,但在尋常人家的日常裡,是不是真的冬天到了,就會補一下呢?

儘管我沒有找到更早的資料,但還是找到紀錄 1940 年代人們生活百態的書籍;在《艋舺歲時記》裡,有段文字這麼寫著「人冬日,有的宰鷄殺鴨燉八珍,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…」,從這個描述,道出那個年代,人們會在冬天特別補一下,也就是說,至少在八十年前的台灣,就有冬天進補的習慣啦。

《艋舺歲時記》是台灣早期文學創作者王施琅的著作,內容以台灣民俗研究者,池田敏雄於 1940 年出版的《艋舺月令》為基礎改寫;池田先生實地訪查當時生活在艋舺的人們,紀錄那個年代,人們的年中行事。

從營養生化來看冬令進補

冬天氣溫下降,由於人是恆溫動物,為了維持體溫,得調動更多的資源才能保持恆定,因此就得多吃些食物才行,相信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,明明吃眼前的午餐,在夏天吃可以撐到下班而不覺得餓;在冬天吃,可能三點的時候,肚子就開始咕嚕咕嚕叫,別擔心,不是你肚子裡面有蟲,這單純是為了生存的調控機制而已。

隨著季節與身體狀況的差異,藥膳的配方有著相當豐富的變化,雖說如此,我們也不用太過於擔心有選擇障礙的問題, 針對不同的情況,都先被設計好了;因此,在這,不談藥材配方,而是從營養來看這些料理與補身、暖身的關係:

優質蛋白質的來源

雞、鴨、羊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,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必要的營養素,人體細胞能用來自食物的必需胺基酸,製造各種需要的分子,這當中包含攜帶氧氣的血紅素,有足夠的蛋白質與鐵,就能確保身體能做出足夠的血紅素,這樣子就能攜帶足夠的氧氣,提供給全身細胞,使能量代謝正常,而這對調節體溫有幫助。

Image by gate74 from Pixabay

幫助調解體溫的成分

  • 富含鐵質的食材:鴨肉和羊肉都是鐵含量較高的食物來源,特別是有缺鐵性貧血的人,就比較容易有手腳冰冷,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的情形;薑母鴨和羊肉爐的鴨肉和羊肉,都是很好補給鐵的食物來源,有助於血紅素的生成。
  • 薑:研究發現,給人吃薑之後,末梢的溫度會提升,並且能維持一段時間;而這也和人們實際的體驗一致,吃薑母鴨或是薑汁甜品之後,會感到身體變得比較暖。

看完上面的說明,有沒有覺得頗有道理的呢? 但不論如何,都要記住一點,適量吃就好。接下來要談的就比較有趣了,是有關上火與發炎之間的關聯性。

上火與發炎反應

有些時候中醫會建議有某情況的人不適合補薑母鴨或是羊肉爐,簡單來說,當身體處在發炎的情況,例如有長痘痘感冒經痛、或是某些慢性疾病在身,就不太適合吃,就中醫的觀點,這時候溫補反而會火上加油,對健康有不利的影響… 這說法,在營養生化上說得通嗎?

講到上火,我們可以把它對應到生理上的發炎反應,然後,確實有些食物的成分與促進發炎反應有關;當你的身體處在發炎的狀態底下,我們也不太會建議你吃那些,富含發炎物質的食物,因為吃了,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。

有了這個前提,我們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:冬令進補常吃的料理裡面,是否含有促進發炎的成分呢?

有的,麻油雞的麻油(芝麻油)、薑母鴨的鴨肉,還有羊肉爐的羊肉,這三種食材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「亞麻油酸(Linoleic acid, 簡稱 LA)的比例較高」。

身體發炎的時候,LA 吃比較多會有什麼問題呢?

LA 是 Omega-6 脂肪酸,在人體內可以轉換成促進發炎的花生四烯酸;平常身體好好的,沒有發炎的時候,多吃含 Omega-6 脂肪酸的食物倒是不會出什麼事,但如果發炎的時候,就可能讓發炎變得更嚴重。就像手術後,不會建議患者吃麻油雞或是薑母鴨來補身體,反而會建議吃油脂含量比較低的鱸魚,能單純提供容易消化,且有助身體修復的蛋白質。

今年立冬,你打算怎麼補呢? 記得把上面的概念放在心裏,適當的補冬,調養好身體,用嶄新的狀態迎接春天的到來吧!

關於立冬的參考資料

  1. 王詩琅, & 張良澤.(2003). 艋舺歲時記: 臺灣風土民俗. 海峽學術出版社.
  2. 逸昀.(2009). 薑母鴨. 臺灣大百科全書.
  3. Beard, J. L.(1996). Micronutrient deficiency states and thermoregulation in the cold. Nutritional Needs in Cold and High-Altitude Environments: Applications for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Operations, 245.
  4. 藤澤史子, 灘本知憲, & 伏木亨.(2005). ショウガ摂取がヒト体表温に及ぼす影響. 日本栄養・食糧学会誌, 58(1), 3-9.
  5. Sugimoto, K., Takeuchi, H., Nakagawa, K., & Matsuoka, Y.(2018). Hyperthermic Effect of Ginger(Zingiber officinale) Extract-Containing Beverage on Peripheral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in Women. Evidence-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, 2018.
  6. 食補美味薑母鴨的靈魂—「麝香鴨」- 行政院農委會全球資訊網
  7. Ricker, M. A., & Haas, W. C.(2017). Anti‐Inflammatory Diet in Clinical Practice: A Review.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, 32(3), 318-325.

以下內容你可能也會有興趣

訂閱電子報